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为何秋末冬初,不建议新手使用芦苇漂,原来竟是这3个原因

钓鱼知识愚者论渔2023-03-31

浮漂的材质有很多,比如巴尔衫木,比如芦苇,比如纳米又比如禽羽,真要在这些材质的浮漂中选个一二三,排个谁优谁劣,并不现实,浮漂本身的价格,不管是从材料,还是工艺上,并没有特别独特的工艺,虽然制漂全是手工,但是,制漂师傅的水平,其差异性也不是特别的明显。

多数情况下,价格较高的浮漂有一部分是因为品牌溢价,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完品率太高,当然,本文并不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有一个钓友,家境很不错,接触钓鱼也颇有一段时间,尤其喜欢芦苇材质的浮漂,最近总是觉得,浮漂用一段时间就得重新调。

认为是不是自己的浮漂出现质量问题了,考虑到这个钓友用的都是价格较高的浮漂,一套都是百十来元,平时也是个细致人,按理说,问题不应该出现在浮漂的质量上,帮他检查了一下,发现漆面、同心度都没有明显的变化,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因为时至霜降,加上疫情原因,最近并没有怎么出去钓鱼,所以一时之间倒也没有想到什么解决办法,只能先劝他换一套纳米漂先用着,我再琢磨一下具体原因,随后和他聊了聊最近的垂钓情况,听着他的介绍,突然就明白原因了。

原来最近气温多变,期间还有两三次降温,直接从最高气温22度降到最高气温7~8度,最低气温更是直接突破零下,那么温度和芦苇漂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芦苇的材质、材料特性,还真的被温度影响得比较明显,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芦苇的材料特性,注定芦苇漂的漂身都比较修长

芦苇漂多用南荻作为主材,南荻的直径一般多在2~4厘米左右,虽然南荻的长度比较高,多在5米以上,但并不是整根南荻的每一部分,都适合做浮漂,一般多选取第一节,长度一米以上的比较合适,如果没有第一节,第二、第三节勉强也可以用。

在选择南荻时,通体圆润、笔直,内絮饱满,软硬需要适中,不能有虫蛀、空洞,然后再经过干燥、烘干、脱脂、脱浆等一系列步骤,然后才能劈成等份,再经过打磨、捆扎、上胶、二次打磨、定型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步骤,一支芦苇浮漂才算制作成功。

通过这一系列的描述就会发现,材质特性,就导致了芦苇浮漂的漂肚横截面就不会太大,浮漂的漂身比较修长,这种修长的漂身,不管怎么调钓,钓组的灵敏度都非常高,而低温环境的水域,过于灵敏的钓组,虚口、假口较多,就过滤虚假鱼口这一点而言,芦苇漂是不占优势的。

二、芦苇漂的吃铅普遍较轻

理论上,芦苇漂也是能做大吃铅浮漂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容易,所以我们常见的芦苇漂,吃铅多在1.8~3.5克之间,大吃铅的芦苇漂,不说凤毛麟角,其数量也并不算多,那么这和低温使用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还真不算小,秋末野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目标鱼都不会是小体型的鲫鱼、白条,而是鲤草青这些体型较大的鱼,原因无他,秋末初冬,季节转换明显,体型较大的鱼,也会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即便在低温环境下,也会保持比较旺盛的鱼口。

因为芦苇漂的吃铅,相对较小,在应对体型较大的鲤、草、青,甚至个头较大的鲫鱼时,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了,在这个时节,使用吃铅较大的巴尔衫木漂,亦或者纳米漂,不论是调钓还是抓口,效果都明显优于芦苇漂。

三、南荻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南荻是一种禾本植物,相应的,其密度并不算大,也正因为南荻的这个优点,所以制作出来的浮漂,浮力较好,但是,南荻的纤维紧密度并不是特别的好,这和后期的打磨、上胶、上漆等工艺精湛与否是无关的。

因为植物材料的特性,本身就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当气温较暖和的时候,亦或者气温持续较低的时候,热胀冷缩会因为上胶、上漆等综合工艺,浮漂变形比较均匀,如果不是仔细观察,很难用肉眼直接看出来。

但是,在秋末到初冬,尤其是霜降前后,气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特别大,热胀冷缩地影响一下,工艺差一点的芦苇漂,拼接处有可能出现裂缝,工艺好一些的浮漂,外形上倒是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浮漂的吃铅,会有轻微的变化。

具体变化的幅度不确定,但是,早上出钓,中午出钓,傍晚出钓,浮漂的目数大约会差个1目到半目,而且漂身越长的芦苇漂,这种漂目变化越是明显,反而在较热的夏季,亦或者气温始终较冷的冬季、初春,温度变化对芦苇漂的影响反而没有那么大了。

在日常保养中,如果长时间将芦苇漂放置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芦苇漂也有可能会开裂,这也是禾本材质的特性导致的,基于以上这三点,是不太建议新手在秋末冬初这个时间段使用芦苇漂做钓的。

当然,这个说法并不绝对,适当的保养,针对性地调钓,芦苇漂也并非完全不能用,只是在这个时节,纳米漂因为材质的原因,几乎不被温度变化所影响,而且漂型多样,吃铅大小都有,相对而言,更合适一些,具体如何考虑,还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