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从5个方面浅谈冬季如何冰钓,新手也能看懂

钓鱼知识钓鱼精英堂2023-06-06

直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垂钓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

又是霜雪盖地、鱼潜深水的隆冬时节,“寒花带雪满腰深,著柳冰珠满碧条”的时候,也正是凿冰冬钓的好时光。人人皆知的“千山 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是描绘冬钓的悠然意境,若有此闲情,心下自然畅意。 我们这冬天十分寒冷,为冰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冰钓为什么有鱼上钩

虽然说在冰封时节,多数鱼类均不吃不动,处于冬眠状态。但是鲫鱼耐低温性强,在水温4℃左右时,仍有摄食能力,故冰钓上钩率最高者莫过于鲫鱼,有时也能钓到鲤鱼。另外,冰钓时必须凿开冰层,在冰面上开几个“天窗”而露出水面,氧气便趁机融入水中,打破了冰面下原来严重缺氧的状况,耐寒的鲫鱼便会游向溶氧较充足的冰眼处,这时若有美味的钓饵出现,饥饿的鲫鱼是不会放过的。 除了鲫鱼之外,冰钓鱼种主要有:鲤鱼、狗鱼、白条鱼、鳜鱼、鳊鱼、梭鱼、赤眼鱼等。

二、冰钓的工具

冰钓基本工具

1、冰镩:有手摇冰钓和直棍冰镩也有电动的,多由六棱钢或圆钢制成,直径约3厘米,长约1米。尖部锋利。

2、笊篱:用来捞取、清除冰上碎冰。

3、马札或者帐篷:冬天寒冷,钓鱼时又需耐心等候,所以需备坐等的马札,有条件的钓友可以配备帐篷,遮风御寒,还可以在帐篷里边吃火锅,边钓鱼。

冬钓具

冬天鲫鱼不甚活动,摄食动作斯文,细线、小钩、小漂才反应灵敏。钓具要灵活、轻巧、坚固。

冰钓鱼竿要细,要求灵敏度高度。铅坠与漂的距离以鱼钩稍着水底,鱼漂顶部和水面相平为好。鱼钩不宜选大钩。

钓竿:最好选用弹性好、韧性强、不宜过长的钓竿,长度最好不要超过2米,还要携带方便,可购买或自制可伸宿的节竿。天气寒冷,线和漂出水后易结冰,影响漂的反应、可在下水前在线和漂上涂抹一层凡士林油。

钓饵:可根据钓何种鱼而相应制饵,一般荤饵效果比面饵或素饵好,最常见的鱼饵就是以红虫为饵。

1、要选节短粗壮的所谓“公”虫,将其捆成小把儿绑在钩上(有专门绑红虫工具),这样存活的时间长、耐用,诱鱼效果好。

2、在垂钓过程中,只要发现红虫变白已死,就应更换新虫。只有钩上红虫保持鲜活,才诱鱼力强、上钩率高。

除此之外,饵料的装钓法多种多样,可根据个人钓的鱼种装钩。

三、选位凿冰眼

钓位的选择,首先是阳光,最好上午在西岸垂钓,下午到东岸下饵。如果你不愿意调换位置,那就最好选择北岸。其次得摸清水底情况,最好寻找到水底有沟、有坎儿、有坡或有水草的地方。一般一次凿3-4个,每个眼的直径约20-30厘米,各冰眼呈半圆分布,冰眼间隔应根据垂钓者同时使用几根钓竿而定:

用的竿少,冰眼间的距离可远些;用的竿多,则冰眼间的距离可适当近些。比如,用3根钓竿垂钓,冰眼的间距以90~100厘米为宜;若用5根或5根以上钓竿垂钓,冰眼的间距以50~60厘米为好。另外,注意开冰眼时注意将朝垂钓者一面凿成坡面,以用来钓上鱼后顺坡提鱼,防止碰撞造成脱钩。每个冰眼放1支钓竿。

四、冰钓技巧

凿好一个冰眼后,马上撒一个诱鱼窝。冰钓时,提竿时机相当重要。鱼摄食动作小,鱼儿吃食,通常出现下面几种漂相:

1、漂在水面上急剧颤动或快速地大起大落,这多为小鱼戏饵。此时,可借助腕力小幅度提竿。

2、漂在水面上徐徐上升。有时升至约1厘米时即不再上升和下落,或稍有抖动,这时多为较大的鲫鱼把钩饵含在口中,应快速提竿,否则延误提竿时机,鱼可能吐钩而逃。
(www.De62.com)

3、漂微动后较缓慢地直沉或斜沉入水。这时多为鲤鱼、鲶鱼或大鲫鱼吞饵。钓者应在漂体下沉的动态时机,以其腕力迅速提竿。

钓到大鱼时,要掌握遛鱼的技术:鱼要线我放线,它停我收;鱼要冰下转,我在冰上转,不让鱼线碰到冰口,只需几次,鱼线会断裂,使鱼逃跑。冰钓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冰层厚到8厘米左右才可以上冰层钓鱼。也不宜在人过多的地方钓,以防冰裂。

五、三点提示

1、如果还不知道怎么选钓点,我给你个提示:冰钓的好钓点是在地下涌泉附近。地下涌泉大多是冷水泉,水温一般保持在五度左右的恒温,长年不变。是严冬里觅食活跃型鱼类最理想的过东场所,自然成为冰钓者的最佳钓点。

2、冰钓时很多钓者不用诱饵,认为效果不大,其实这是不对的。诱饵应用气味浓烈的香饵。冰钓的诱饵最好是预先下到预定水域,即在垂钓的前1~3天凿冰将诱饵下到水底,将鱼诱集于此,到时候去垂钓,必然大有收获。

3、千万注意安全。在前一个冰钓佳期,主要是要注意冰层的厚度,待冰厚8厘米以上时才能站在冰上,要避免多人集中在一起,防止冰裂落水,难以自救。在后一个冰钓佳期,主要是要注意冰层的“顺茬”程度,防止身陷冰洞,不能自拔。

当然,现在的天气很冷,出去冰钓一定要注意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最好再带点吃的,补充热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