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边流传的甩线钓鱼法:夜钓最好,一夜能钓10多斤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市就坐落在黑龙江畔,我小的时候没什么事情都跑到江边去玩。记得那时候黑龙江里面有很多的鱼,每个生产队都有鱼房子,在江里打鱼拿到商店去卖,大的有鲟鳇鱼、 齐里富子(鲟鳇鱼的一种)、大马哈中型的有鲤鱼、岛子、哲罗、细鳞等等。 小时候,我的家离江边300米,就在黑龙江大坝内,经常早晨与哥哥和弟弟一起去钓鱼,那时钓鱼的工具很简单,一般都是用甩线,用线绳和绞丝绳做的,上面绑上10多把钓,有时也用鱼竿,但不是现在的竿,有的是用柳树条做的,最好的就是竹竿了。但是那时鱼很多,每天早晨都能钓上4~5斤,多的时候10多斤。3点钟去钓,6点半收线,7点上学一点也不耽误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水域也养育不同钓鱼人。这种甩线钓鱼法,我想全国大江、大河可能用得上,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钓鱼方法,但是,我的家乡江钓主要是靠它。甩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一道鱼线只有10元左右成本,而钓鱼又多,又比较好用。现在把这种传统钓鱼的方法分享给各位钓友,请看图: 鱼线组成:线板、主线、子线、甩悠绳、线坠组成。而且,这种鱼线价格比较便宜,一般10多元钱就能做一道鱼线。长6-70米,也有100米,一端拴在一个缠线的板子上,另一端系在一个比较粗的绳上,绳头拴上一坠(铁的、铅的都行,最好是铅的菱形的,甩的比较远,坠的重量似水流急缓定。) |
- 上一篇
一个骑摩托车的钓鱼人,还真不是为了钓鱼
吾独爱垂钓之宁静而致,怡心情而不致沉沦,可酌怡情而不可沉沦也!我这种打工的平民只能常常背着渔具,其实有时还真不是为了钓鱼,只是心中有些寂寞无聊,水库里野钓是不会和养殖塘一样频繁地咬钩,使红白相间的漂荡漾起来使我有点心慌,感叹起陶渊明为何愿做南山翁。如今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他的洒脱,只能学点皮毛作钓翁,过年时长辈长告诫我去考个公务员吧!趁年轻再不多赚点钱就完了,整天下班后沉迷钓鱼能有什么出息?
- 下一篇
在非洲打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唯一的乐趣就是去钓鱼
于是我们都费尽心思思考着在寂寞中快乐起来的办法,还有钓到鱼后收获的喜悦,选好地方直接把鱼钩抛出去然后快速回收,通常会划着船去河里用捕鱼工具抓鱼。这时不断有在水库边放牧的儿童来到身边,而且常年有成熟的香蕉可吃,全家唯一的家具就是吊在屋子中间的一口铁锅。当然没有锅台一类的就是火堆上放一个破不能再破,没事的时候就去钓鱼解馋,这里有大红鲤鱼和大草鱼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