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钓黄骨鱼技巧,大的都藏在这种地方,学会这几个,很容易爆护
黄骨鱼是淡水中易于钓获的鱼类之一,然而较少钓到它的原因主要是其自然资源较少,加上当前流行的搓饵或拉饵方式不太适合它。事实上,黄骨鱼几乎存在于所有野钓环境中,许多人误以为黄骨鱼不耐污染水质,但实际上无鳞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常较强。 黄骨鱼肉质鲜美,尝试过多达十几种的烹饪方式,其中以湖北荆州地区的清炖最为美味,这种做法能极大地保留其鲜甜味和口感。但目前大多数烹饪黄骨鱼的方式以干锅居多,我个人感觉这并非因干锅更美味,而是因为干锅能够有效覆盖因水质较差而产生的泥腥味。 过去几年我非常喜欢钓黄骨鱼,但最近两年钓得较少,偶尔吃到的也是在钓其他鱼时顺带钓到的。只是因为这两年更喜欢钓大鱼的体验,对小型鱼类兴趣减少,尽管钓黄骨鱼的技术我仍旧掌握。曾一次野钓黄骨鱼共获17斤(含篓重)。初秋虽然是钓黄骨鱼的好时节,但并非最佳季节,因为到了暮秋,黄骨鱼会移至深水区准备冬眠。 大黄骨鱼的钓位应根据水域和具体的日夜时间来决定,如果是水库且无草覆盖,则白天选择四米以上的深水区较为合适,特别是在水质清澈、能见度高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深的水域。因为黄骨鱼主要依靠嗅觉觅食,虽视力不佳,但对光线很敏感:不喜欢强光。理想的钓点是有较多石头或岸边裂缝较多且较深的地方,大型黄骨鱼倾向于在这类环境中栖息,此外,底部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的区域也是其喜好的地方。晚上则可以在大湾区附近的二级台地或芦苇荡前略微靠近的地方进行钓鱼。 至于江河,它们没有特定的固定钓点:晴天时选择附近最深的区域、雨天或雨后选择小型入水口或大入水口的两侧、老河道内部,夜间则选择沙坑附近、浅滩或水域交界处等地方,还有渡口码头、桥墩下也是不错的选择点。 对于小溪,则应寻找草丛茂密、底部为软泥且较深的区域,因为厚草可以遮挡阳光,并在底部提供它所喜欢的小虾。如果没有草和遮挡物,它们则倾向于在软泥底部挖掘小洞栖息。 至今为止,我用过许多钓黄骨鱼的饵料,其中包括各种蚯蚓、青蛙肝、鸡肝、猪肝、鸭肝、鱼肉、虾和冻料等。若要我挑选一个最有效的,我会选择那种粗如筷子的绿蚯蚓,其次是其他类型的蚯蚓。猪肝之类的在鱼儿非常活跃的时候效果尚可,但通常不算特别好。 绿蚯蚓由于其浓烈的气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恶臭,非常容易吸引黄骨鱼的注意。它不仅臭,还很有弹性,小鱼很难将其吸走。再加上它的粗壮,一般小鱼都不会接近,其它粗蚯蚓虽然也有这些优点,但在效果上还是略逊一筹。用绿蚯蚓钓鱼,你不仅可以钓到黄骨鱼,有时还能钓到胡子鲶。 在准备窝料方面,猪肝是首选,因为它既便宜又容易获得。将猪肝剁碎后,加入一些饲料粉,捏成团状投入水中,好的位置不到十五分钟就能吸引鱼群。其他窝料可能半小时内效果也不错,但具体钓到的鱼的大小则取决于当地的鱼情和具**置。羊肝和牛肝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相对难找一些。次一级的选项是用猪肺,绑上石头投入窝点。剁碎的鸡鸭鱼下水去除苦胆也是一个选择。如果能找到黄鳝骨头,剁碎后同样混合饲料粉末使用也不错,虾头也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总的来说,浓重的腥味和血腥味的窝料对黄骨鱼有很强的吸引力。 钓竿:在大水域中,越长越好,我通常在水库使用7.2米长的钓竿钓黄骨鱼,最长时会使用九米钓竿。尽管有策略推荐使用短竿,但在大江大河中,长竿、矶竿或海竿更为适合。 线组:线组选择上可以较为随意,只要不是极端情况都可以,推荐使用2号主线 0.8号PE线,尼龙线多用几次也可能会因鱼的牙齿而被切断。 鱼钩:使用长柄钩更佳,例如伊豆或丸世钩,并且尽可能选择大号钩,以防鱼吞食后需手术取出,我通常使用14号伊豆钩,以过滤小鱼,只钓大的。 浮漂:任何类型的浮漂均可,因为采用钝调钓法,黄骨鱼的吃口通常很猛烈,一口吞下即拉走,高质量的浮漂对它来说没有太大帮助。建议使用不带钩的调平水,带钩上饵钓两目至四目。 其他配件:携带取钩器、尖嘴钳极为必要,这样可以方便取钩,减少自伤的可能。毛巾也非常必要,方便操作且安全。不建议将鱼放入鱼护中,最好使用桶存放。 黄骨鱼的钓法还包括几个额外的技巧: 建立多个钓点:黄骨鱼通常有一定的领地范围,除非是繁殖季节或觅食时段,它们不会随意移动,因此多设几个钓点,距离适当地分开,可以明显增加钓获。 使用多竿提高效率:在允许多竿钓鱼的地方,使用更多的钓竿并固定好,这样可以大幅提高效率。 夜间钓鱼:黄骨鱼喜欢在夜间觅食,白天较少远距离觅食,因此多数钓友白天钓到的黄骨鱼不多,但夜晚情况则完全不同,一片浅滩可能一晚上就能钓到数十条黄骨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