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野钓隔夜窝的经验分享,一旦聚窝连竿停不下来,轻松爆护
隔夜窝在各个季节都适用,尤其在秋季效果更为突出:秋季渔活性降低,食欲减少,不会出现你辛苦打窝几小时,第二天去钓时鱼已吃光的情况。而且秋季水的分子惰性更强,气味传播受到抑制,聚集鱼群的速度相较其他季节要慢许多,这时隔夜窝刚好可以发挥作用。 但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多钓鱼爱好者无法进行隔夜窝的操作:有的是因为没有时间,有的是因为距离太远。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广泛结交钓友非常重要,你可以让住在钓点附近的钓友帮忙打窝,你提供窝料并支付一些费用,最后一起享受钓鱼的乐趣。因此,如果你找到了一个好的钓鱼点,不妨在你第一次和第二次访问时与其他钓友交朋友,哪怕他们不住在附近,让他们在离开时帮你准备窝点,第二天你去钓鱼绝对没问题。 秋季野钓时,如果是大型水面,不打隔夜窝的话手竿钓鱼较难有所收获,除非你的钓点非常理想,例如选择在树木倒下的地方、厚重的草边或是水底的深洼等鱼类越冬的区域。除此之外,想要钓获丰富,只能选择用岩竿或抛竿串钩钓法。当然,这并非一成不变,如果某个地区鱼类密度较高,不一定需要打隔夜窝,如果前一天有钓友已经准备好窝点,第二天继续钓也是不错的选择。 今天就由我来分享一些秋季野钓隔夜窝的经验和技巧。虽然这两年我较少设置隔夜窝,但前几年做的比较多,因为要忙于接送孩子,时间不多。一般情况下我会连续几天去同一个地方钓鱼,离开时准备一些窝料,第二天继续钓,这样的坏处是如果前一天钓获丰富,第二天可能找不到好位置。 秋季选择隔夜窝的钓点 在堰塘、河沟这类地方无需多说,最好选择在厚草边、倒伏的树下、水域最深的地方或蒲草旁等有遮蔽的地点。如果是在大型水域或水库,你想用手竿钓鱼的话,应找到水域的恒温层,通常位于4-8米深处,水底结构最好复杂多样,如大石块、倒伏的树等,同时水底应较为平坦且有软泥。 记得不要在大斜坡或很硬的底部打窝,避免在流水或北风下风口的地方。一般较适宜的钓点是水库北面,西晒的大湾区,这个湾区最好是深浅兼具,旁边有小树林。基本原则是:人感觉舒适的地方,鱼也同样会感到舒适,比如能晒到太阳、不被风吹及、有一定深度的地方。太浅的水域不建议打隔夜窝,除非附近有遮挡物,如厚草、底草等,否则即便鱼类靠近,你抛竿几次也可能会将其吓走。 秋季隔夜窝的窝料选择 通常建议的配方包括软硬兼备的材料,既有可以雾化诱鱼的,也有不易雾化而留鱼的。我个人通常的搭配是:老坛纯玉米配上菜籽饼或糠饼等,菜籽饼虽然是雾化的,但雾化速度非常缓慢,秋季半块菜籽饼大概需要48小时才能完全溶解,但如果鱼类已经聚集,这个时间会相应缩短。而老坛纯玉米吸引来的鲤鱼会将其吃光,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诱鱼和留鱼效果。 你也可以选择使用玉米酒糟、酒米配合方块料或酒米配合饲料颗粒等,但需要注意酒米颗粒必须是细碎的,这样即使吸引了一群鱼,也不会很快被吃完。秋季的鱼通常在一个地方觅食,如果温度变化不大,它们不太会四处移动。 窝料的量要根据鱼类密度来决定:大型水域建议一次至少使用一包老坛或者十几斤玉米酒糟,少量使用可能导致鱼类迅速吃光而无显著效果。但如果使用菜籽饼这类材料,一次用半块就足够,因为它们雾化慢,不易被快速消耗,第二天仍可能有鱼在窝点中,但可能不会有大型鱼类,因为雾化速度无法留住大鱼,尽管偶尔也可能一投即中大鲤鱼。 鲤鱼较多的地方需要增加窝料量,但如果大鲤鱼不多,可以适当减少。我个人在堰塘或小河沟中通常只使用老坛,因为这些地方大型鱼类较少,一颗玉米大鲫鱼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啃食。在水库则更多使用菜籽饼、糠饼、方块料等。至于方块料的种类,通常选择有浓腥味的,如红虫或蚯蚓味型。 隔夜窝的注意事项 最好选择人少的地方进行;因为如果有人看到你打窝,第二天他们可能会比你更早到达那里,特别是一些老年钓友。当然,如果你在当地较为熟悉,并且大家彼此认识,那么这就不是问题,一般熟人即使是蹭窝子你第二天去钓,他们也会帮你续窝。 太远的地方不值得;并非因为没有鱼,主要是成本过高,往返油费可能需要几十元,你至少需要跑两趟。如果距离很远,在当地找个老人聊天,购买一包不太优质的窝料,留下电话和窝料位置,告诉他们打在哪里,第二天你去钓鱼就行了。 第一杆非常关键;在优质的隔夜窝点钓鱼时,到达钓点时要尽量保持安静,动作要轻,然后挂好饵料,轻轻抛下第一杆并等待,很可能第一杆就能钓上鱼,如果第一杆没有鱼,那么后续的钓获可能不佳。 无需长时间等待;一般情况下,打完隔夜窝后最多半小时你就能了解情况,如果半小时内没有反应,那么最多再等一个小时,如果还是没有鱼那么最好换个地方。当然,如果你离得近,还可以第三天再续一次窝,继续钓,但根据经验,除非是夏天钓鲤鱼和草鱼,如果第二天去钓没有鱼那么继续钓下去通常没有必要,换个地方钓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