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水中大熊猫”回来了!“极危鱼种”现身赣江峡江段,曾消失20年

钓鱼知识垂纶四海2025-05-29

信息来源:北晚在线、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

时隔20年,"水中大熊猫"回来了!

近期,江西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赣江峡江江段发现了一种曾消失20年的“极危鱼种”——鳤鱼。

在峡江水利枢纽下游1公里处,一条体长37.5cm、体重为276g的银白色鱼种,正是消失已久的鳤鱼

一、“水中大熊猫”——鳤鱼回归赣江

据“北晚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5月8日,科研人员在赣江峡江段,发现一种很久没见过的鱼类:尖头细身,银鳞泛光,看上去身材十分流畅,这正是极度濒危的鳤鱼。

上一次,在赣江发现它们还是20年之前。

鳤鱼堪称长江里“身材最好看的鱼之一”,背鳍像利剑,身形细长如水管,游起来快如闪电。它和鯮(zōng)鱼、鳡(gǎn)鱼并称为“长江三剑客”。它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喜欢栖息在江河湖泊的开敞水域。赣江,曾经是它重要的洄游通道。

在上世纪80年代,鳤鱼的数量还一度“多如牛毛”,后来由于过度捕捞以及大坝阻隔等原因,它们的数量暴跌98%以上,在赣江更是到了绝迹的境地

如今,它们的身影出现在峡江段,而且被发现于水利枢纽下方,证明水利工程所设置的鱼道,起了一定的作用,否则它们也不可能越过这些天堑。

二、鳤鱼现身释放的信号

也许有很多网友会说,不就是条小鱼吗?至于这么激动?别看鳤鱼虽小,但它背后折射的可是生态系统的百年大计。

自2020年之后,长江流域开始“十年禁渔”,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年多时间,在此期间,多种鱼类数量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2020年)增加36种(来源:新华网),2024年年度,在长江干流的鱼类监测点,监测到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了9.5%,这说明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