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上百座大坝在湄公河斩断了它的腰部,湄公鲶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钓鱼知识佚名2024-07-01299

提及湄公河,有两件事对我印象尤为深刻,一是电视剧《湄公河行动》,另一个则是该河流的丰富钓鱼资源。

谈到湄公河的钓鱼资源,令我格外向往的是其特有的鱼类——湄公河巨鲶。湄公河巨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鲶鱼种类之一,成为全球钓鱼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对象。

认识湄公河巨鲶!湄公河巨型鲶鱼,属于某科某属的鱼类,俗称巨无齿鷶。它是大型淡水鱼中的一种,成鱼最大可达2.5-3米长,重量可达200-300千克。该鱼种背部隆起,体侧扁平,尾部呈叉形,体格健壮,头部大而扁平,约占身体长度的14.3-21%,吻部圆钝。嘴位于前端,嘴裂较长,牙齿和鳃耙在幼鱼期存在,但成鱼逐渐消失。

巨鲶因年龄增长而改变体态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它们成长过程中会保持较长时间。

巨鲶的外部特征包括:背部呈暗灰色,腹部为银白色,鳍为褐色,体无斑纹。成鱼背部银灰,腹部白色。幼鱼时背部略显黑色,腹部两侧为银白色,并带有两条横向黑条纹。

巨鲶喜欢栖息于江河底层,特别偏爱岩石或砂砾底,有时也会藏身于水下洞穴。它们以水生植物和藻类为食,属于杂食性动物。巨鲶的生长速度很快,尤其是在它们达到第3龄阶段,一直到第5龄才开始放慢,这时它们的体重可达150~200千克,体长可达2~2.5米!

湄公河巨鲶如此巨大,为何却面临濒危的困境?湄公河巨鲶虽然是淡水鱼类中最大的之一,几乎没有天敌,但如今却因数量急剧下降而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TES)名单中。

资料表明,自1990年起,巨鲶的野生种群已减少了超过80%。从1990年起的数据来看,21世纪初每年的捕获量仅为8-11个标本。短短不到20年,湄公河巨鲶的数量就减少了近八成,这种情况的形成原因值得深思。

大坝成为导致巨鲶濒危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人可能不了解,湄公河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淡水鱼就有850种,仅次于亚马逊河。这种生物多样性的程度实属不易。

截至目前,湄公河的年渔获产量稳定在260万吨左右,占全球总产量的16%。这个数字与我国长江的10万吨、黄河的6.5万吨相比,显得极为庞大。但实际上,尽管如今的产量依然很大,但仍不及湄公河最辉煌时期的70%,而从近几十年的数据看,湄公河的渔业资源明显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更为显著。

湄公河全长4900公里,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及越南,是亚洲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湄公河的年平均流量高达4750亿立方米。除了渔业资源外,水能资源也吸引了沿岸多国的关注,最明显的是老挝,该国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充分利用了湄公河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力发电。

据《中外对话》2019年的数据显示,老挝政府已经签约了140个筑坝项目,其中三分之一正在建设中,另外三分之一已经完成,还有三分之一正在规划中。目前仅靠电力出口,每年就能为该国带来高达8亿美元的收入。这样疯狂的筑坝计划,显示老挝似乎决心将“东南亚电池”的称号牢牢掌握。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