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说说钓鲢鳙的钩距和水层,及时调整明显改善,会比别人钓得多!

钓鱼知识佚名2024-11-07

在近几日,我的钓友们频繁向我咨询关于钓鲢鳙的技巧,这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许多细节和经验积累。通过视频或文字学习钓鱼,你可能只能了解基本概念,很难达到精通的水平。因此,我今天决定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一话题,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

首先要明确一点:钓鲢鳙并没有所谓的理想钩距或保证成功的黄金水层。这是因为许多因素如天气、气压、鱼的大小和密度、水深以及水流速度都会影响钓鱼效果。在人少和条件好的环境中,每一点小改进都可能显著提高钓鱼成功率;而在鱼群密集的地方,即使条件不理想,简单的钓法也可能获得不错的收获,这时钩距和水层的选择变得不那么关键。

探索鲢鳙的合适水层

寻找适宜的水层确实有一套原则,这是我在过去十年中钓鲢鳙的心得体会,尽管尚未完全总结成熟:小型鱼类适宜浅水区钓捕,大型鱼类则适合深水区;相较于白鲢,鳙鱼通常游于更深的水域;气压高时宜深水钓鱼,气压低或极端炎热时宜浅水钓鱼。如果频繁锚鱼或者见到鱼群却钓不到鱼,可能是因为钓得过深;若线被碰触,则说明钓得过深,如果有鱼群但线条未被碰触且无口,那就是钓得过浅。

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是:不断调整鲢鳙钓的水层,坚持在1.5-2米深度,不论你是钓得太浅还是太深,持续操作,鱼群终将游到你的钓层。这个原则不适用于有流水的区域,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鲢鳙的活动更加不规律,即便它们终于来到钓点,也可能因流水而流走。此外,在水体较为静止的区域,如果钓鱼者众多,你若未能正确找到鱼群所在水层,可能会让鱼被他人钓走。

每次钓鱼情况不同,需要调整的水深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见到鱼群但没有口时,你需要每次将钓点向上调整10-20厘米;如果线条被蹭,需要向上调整约20厘米,或者调整到与浮标同深后再逐步向下寻找。并且鱼群根据种类不同,如白鲢时调整10厘米就足够,而对于鳙鱼则需向下调整50厘米。

在鱼群活动较为固定或天气较冷时,还有一种小幅度调整的情况:如果你发现频繁有小口但钓不到鱼,这通常是因为白鲢在饵料旁边吸食,此时将钓点浅调5厘米通常可以快速钓鱼,但若不多次调整可能会挂到鱼的下巴。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微调:如果浮标呈现缓慢而有节奏的起伏,可能是因为钩子太重或鱼儿在钩子下方吸食,此时向下调整5厘米可能会更有效。

以上这些调整方法均是我多年实践所得,但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性,因为小鱼群闹窝或水流较强的地方(如回水区)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多次尝试和钓鱼经验积累后,你将能更清晰地区分这些情况。

关于水层的推荐:夏季清晨时白鲢通常在水深1米以内,中午到下午鳙鱼一般在1.5米左右,鳙鱼则在2-3米深;冬季则一律靠近底部钓鱼,无论水有多深。基本原则是浅水区抽窝时,效果会向下扩散,但深水区抽窝则不会上浮,除非确信所在地区只有大型鲢鳙,这种情况下从2-3米深开始抽窝是可行的。例如今年,我通常从两米深的水层开始抽窝(使用一节半浮标,70CM),因为钓点的鱼通常重十几斤起,有的甚至30斤以上,若从浅水区抽窝效果不佳。

钩距的调整同样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钩距对钓鲢鳙至关重要,不恰当的钩距不仅会让你频繁感受到鱼咬但钓不上来的挫败感,还容易导致错误地钓到鱼的其他部位。我们在钓鲢鳙时追求的是正面咬钩,也就是12点钟方向的咬钩,这不单是为了展示我们的技术水平,更是为了确保鱼是自愿地咬住钩子,使我们能够光明正大地将其钓上水面。如果是通过其他方式钓上鱼,虽然也算是技术内的一部分,但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妥,从而影响到成就感的体验。

影响钩距调整的主要因素包括天气的变化,这会直接影响鱼的食欲。例如,当鱼积极追逐并紧贴饵料时,钩距应适当减小;而在天气不稳、气压低或极寒的条件下,鱼的开口动作可能会减小,不会积极追食,这时它们可能会在饵料下方稍微有距离地进行吸食,此时应适当增加钩距。虽然有钓鱼者建议钓大嘴的鳙鱼时应增大钩距,但实际上鳙鱼在吃饵时非常贪婪,常会直接吞下饵料,因此没有必要调整得过大。

通常我建议的钩距为4厘米左右,这个尺寸无需太过精确,毕竟在现场不太可能随身携带尺子进行测量,你可以简单地用两根手指的宽度作为参考,这样的误差不会太大。如果遇到鱼咬钩却钓不上来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钩距约2厘米;如果浮漂的摆动较大,又不像是小鱼频繁咬钩的表现,那么略微减小钩距可能会更有效。

如果经常钓到鱼的下巴,这通常意味着钩距设置过大。我今年特别有这方面的体会,调整钩距后很快就能够准确钓到鱼的正口。但今年的钓鱼情况与往年有所不同,我甚至钓到了之前未曾钓到过的正口咬钩的大白鲢,体重超过20斤。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每次调整钩距都会消耗一些钓线,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自行绑制钩子。很多时候,我会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临时绑制钩子。或者,你可以使用快速换钩的八字环,并准备几套不同钩距的钩子,需要时可以直接更换,尽量选择些更为结实的钩子。

还有一种网上流行的采用在八字环上加装弹簧的钓线组合,这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配备双钩设计,可以减少频繁调整钩距的需要,因其较高的容错率。然而,这种弹簧线组在实际钓鱼时可能不太容易钓到鱼,特别是当白鲢的食欲不高时,钓起来会感觉较为困难。我更推荐使用上下钩方式,这不仅能显著提升你的钓鱼技巧,也适用于同时钓到鲤鱼和草鱼,与单一的弹簧钩相比,功能更为全面。通常我建议的钩距为4厘米左右,这个尺寸无需太过精确,毕竟在现场不太可能随身携带尺子进行测量,你可以简单地用两根手指的宽度作为参考,这样的误差不会太大。如果遇到鱼咬钩却钓不上来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钩距约2厘米;如果浮漂的摆动较大,又不像是小鱼频繁咬钩的表现,那么略微减小钩距可能会更有效。

如果经常钓到鱼的下巴,这通常意味着钩距设置过大。我今年特别有这方面的体会,调整钩距后很快就能够准确钓到鱼的正口。但今年的钓鱼情况与往年有所不同,我甚至钓到了之前未曾钓到过的正口咬钩的大白鲢,体重超过20斤。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每次调整钩距都会消耗一些钓线,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自行绑制钩子。很多时候,我会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临时绑制钩子。或者,你可以使用快速换钩的八字环,并准备几套不同钩距的钩子,需要时可以直接更换,尽量选择些更为结实的钩子。

还有一种网上流行的采用在八字环上加装弹簧的钓线组合,这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配备双钩设计,可以减少频繁调整钩距的需要,因其较高的容错率。然而,这种弹簧线组在实际钓鱼时可能不太容易钓到鱼,特别是当白鲢的食欲不高时,钓起来会感觉较为困难。我更推荐使用上下钩方式,这不仅能显著提升你的钓鱼技巧,也适用于同时钓到鲤鱼和草鱼,与单一的弹簧钩相比,功能更为全面。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