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钓鱼这项运动。 说到钓鱼,始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调钓。 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调漂方法,众说纷呈,调漂的本质是调整线组在水下的状态。 双钩悬浮,一钩到底一钩悬浮,一钩触底,一钩躺底,这三种状态比较灵敏。 双钩躺底,八字环触底,铅坠躺底,这三种状态比较迟钝。 今天咱们不讨论调漂方法,只对水下线组状态的灵与钝,分享一下个人见解。 有的钓友喜欢钓灵一点,认为灵敏的调钓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鱼吃饵的动作,见口就打。不放过每一个能抓到鱼的信号。 有的钓友喜欢调顿一点,尽量让线组双钩躺于水底,那样才能让鱼吃饵信号反应在浮漂上的动作都是最真实的信号。一抓一个准,命中率很高。 这两种打法,一个为进攻型,一个为防守型,都是比较常用的调钓方法。 希望钓友能明白,**方法本身没有正确与否,没有哪种最好之说。 所有的调钓都应该是针对鱼情来进行的,不能抛开鱼情单独说调钓。 当然,所有的**技巧都需要一一地掌握,这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才能变化自如,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鱼情。 说一下自己钓鱼的亲身经历吧!这个经历让我曾经对调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在野河钓鱼,遇见了一个老大爷。 我俩钓位挨得很近,边聊天边钓鱼,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到收竿的时候,大致看了下鱼货,大爷钓的比我的渔获多一些。 当时也没在意,等到第二天同一时间,我们又在同一钓点相遇了。 又是一边聊天,一边钓鱼,等到收竿的时候,看看鱼获,他钓的鱼却比我的少很多。 他的调钓方法我是知道的,就是重铅到底,一直没变。 而我的调钓方法这两天也没有变化,钓的稍微灵一些。 大致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的样子,由于水底不平实际中可能有偏差,但总体来说灵一些。 为什么两天的鱼获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呢?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是,第一天温度稍微高一点,鱼的活性好一些,大爷钓的顿,浮漂动作多为实口,一打一个准。 而我的空竿比较多,空竿有时锚鱼还会把窝里的鱼吓走,总的渔获量就没有大爷的渔获多。 第二天,气温明显下降了很多,鱼的活性差了很多,出口也变得很微弱了。 而我钓的稍微灵一些,浮漂给的出口就会多一些。 而大爷的调钓比较钝,鱼活性好的时候,有利于抓实口,等鱼的活性变得很差时,一些轻微的动作就出不来,所以钓的少一些。 今天我的调钓正好符合今天的鱼情,而大爷的调钓方法更适应昨天的鱼情。 我俩人的调钓一个灵一个顿,两天的作钓下来,反应出来鱼获结果的差异,恰恰说明了,调钓对鱼获的影响在于,是不是符合了鱼情需要的道理。 一次有趣的垂钓经历,让我明白了调钓的真正含义。 原来一切的调钓都是用来应对鱼情的,要以鱼为中心,让鱼吃饵舒服好进嘴,而且浮漂能清楚的反应吃口信号,才是最适合的调钓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