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技术 > 钓鱼技巧

钓鱼技巧

打窝早了喂鱼,晚了空军!分享黄金时间点,多钓五斤就靠这个

钓鱼技巧悠渔乐好2025-06-01

上周,我和老陈计划去水库钓鱼。天还没亮,老王就带着半袋玉米急急忙忙去打窝子,可一直到中午,都没见着鱼星。我呢,慢悠悠地吃了早饭,九点才撒了把酒米,没想到十点就开始接连钓上鲫鱼。老陈见状,气得直拍大腿,忍不住感慨:“打窝这事儿,真不是越早越好啊!”

相信很多钓友都和老陈一样,对到底该提前多久打窝感到困惑。其实啊,打窝就像是一门结合时空的艺术,也像是在和鱼玩心理战。

首先,打窝得看季节和温度,不同的季节,鱼的习性不一样,打窝的策略也得跟着变。

春天的时候,水温刚升到10℃左右,鲫鱼喜欢贴着浅滩觅食。这时候打窝,就像给小猫撒猫粮,要少量多次。就像去年三月,我在一条野河钓鱼,每隔半小时就往水里补一把小米,慢慢地,就把周围五米内的鲫鱼都吸引过来“吃自助餐”了。

到了夏天,水温超过25℃,大鱼都躲到深水区乘凉去了。这时候打窝,就得像景区卖烤肠的,提前占好位置。上周在八一水库,我提前三个小时用发酵玉米做了个重窝,到了下午四点,窝子里就开始冒鱼泡了。

秋天,鱼要为过冬储备能量,忙着贴秋膘,但它们的警惕性也变高了。我有个特别的办法,就是看岸边蚂蚱蹦跶最欢的时候打窝,因为这时候昆虫落水多,鱼会以为开饭了。

冬天水温低于5℃,鱼的活动范围变得很小,活动半径一般不超过五米。去年腊月在华阳湖,我头天下午就用红虫颗粒打窝,第二天在冰洞下面,鲫鱼密密麻麻的,都挤在一起找食,就像排队做核酸一样。

除了季节和温度,水域环境也会影响打窝的策略。

在水流比较急的野河,窝料很容易被冲走。我一般会用菜籽饼拌上泥巴,搓成一团再扔下去。前年在朱庄水库下游钓鱼,我看到对面钓友刚用打窝勺把窝料抛出去,就被水冲走了,而我用泥团做的窝料稳稳地沉到了水底。两小时后,就开始钓到鲫鱼,每次上鱼都像开盲盒一样惊喜。

在黑坑这种静水区域钓鱼,最怕窝料一次性投放太多变成死窝。曾看到有个老哥一下子倒了半盆颗粒,结果一整天就钓到两条蹭线的鱼。我就吸取教训,开钓前半小时先撒两把窝料,之后每隔二十分钟补乒乓球大小的一团,最后我的鱼获比他多了三倍。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