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鱼类百科

鱼类百科

神秘的巨型掠食性鱼类—鳤鱼,灭绝几十年,如今重现洞庭湖?

鱼类百科佚名2023-06-08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国巨型鱼类很少,除了已知的鲟鱼、青鱼、巨魾、鱤鱼外,能够生长到百斤以上的巨型鱼类很少。

其实我国原生的巨型鱼类并不少,甚至有些巨型掠食性鱼类超过百斤,比如:鳤鱼,这种鱼类能够生长到百斤以上,为肉食性鱼类,但是已经消失了几十年。

记者从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获悉,自“十年禁渔”实施以来,洞庭湖(含长江湖南段)水域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其中鳤鱼再现洞庭湖和湘江;江豚分布区域由东洞庭湖扩展到了南洞庭湖,出现频次明显增加,水生生物资源呈恢复态势。

据《中国渔业报》2022年11月29日报道:洞庭湖水生生物种类增加近30种。里面提到,神秘的鳤鱼如今在洞庭湖重现。

鳤鱼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因为它太过于神秘已经消失了几十年。上世纪60年代,在洞庭湖有一个民谣广为流传::“千张白帆盖湖面,金丝鲤鱼装满舱”。

这是形容渔民捕鱼的场景,每天湖面都有上千艘渔船遮盖湖面,各种鱼类装满了船舱,但是到了90年代,很多鱼类已经越来越少,并且越来越少,鳤鱼的个体和密度大大减少。

进入20年代后,鳤鱼早已消失不见。很多渔民都认为,鳤鱼已经在洞庭湖乃至长江绝迹了。不仅仅是鳤鱼、鲥鱼也几近灭绝,不值钱的刀鱼成了天价鱼。

不仅仅是洞庭湖,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不得已只能十年禁捕,让鱼类自我繁殖,慢慢繁衍生息。令人惊讶的是,消失几十年的鳤鱼,竟然也从新出现。

那么鳤鱼这种鱼类到底是什么鱼?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它们是怎么消失的,鳤鱼为何重现洞庭湖,今天咱们就聊一聊这个问题。

1、鳤鱼到底是什么鱼?

鳤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鳤属鱼类,又叫刁子、麦秆刁、昌刁、刁杆等,身体细长,头小而尖,口小近似筒状,又叫“吹火筒”。

单从体型上来看,这种鱼类游动速度肯定很快,因为体型细长的鱼类游动速度一般都很快,比如:鱤鱼、翘嘴鱼等,体型呈流线型,才能让它们在水域内横冲直闯。

鳤鱼为肉食性鱼类,幼年以水生昆虫、枝角类为食,成年后以小鱼、虾等为食。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和鱤鱼一样为害鱼,因为它们的食量很大,一旦进入网箱内就会大量吞食养殖鱼类。

鳤鱼为洄游性鱼类,每年7-9月进入湖泊中肥育,3-5冬龄成熟,到生殖季节时重又回到江河急流中繁殖。鳤鱼产卵场和鲢鳙一样,需要水流的刺激,在流水的水域内产卵,产卵量高繁殖能力强,鱼卵随水飘动自然孵化。

鳤鱼的体型巨大,大个体能超过1米长,体重达到50斤以上为巨型掠食性鱼类。在上世纪90年代,大个体鳤鱼已经不多见,一般也就10-20公斤,常见者多为0.5-1斤。

2、鳤鱼是怎么消失的?

那么鳤鱼产卵量高为何在长江下游流域内消失了?主要是捕捞严重,自从进入2000年以来,洞庭湖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30多种鱼类相继消失,鳗鲡、鲥鱼等绝迹多年,四大家鱼的占比降至10%以下,这只是长江的一个缩影。

长江内即使最常见的四大家鱼,比例都降到10%以下,可想而知其他鱼类的命运!影响鱼类资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捕捞严重,无节制的捕捞造成水域内的鱼类只剩小鱼,而鳤鱼也被捞光了。

受到捕捞的不仅是鳤鱼,还有各种鱼类,对于鳤鱼的生长不利。因为鳤鱼属于肉食性鱼类,随着大量幼鱼以及成年鱼类被捕捞,鳤鱼的食物大大减少,食物的减少对于鳤鱼的密度也就降低了。

环境污染也是鱼类大量减少的一个原因,环境污染是鱼类种群以及密度大量减少的一个原因,工业的发展伴随着污染的加剧,一些污染物直接被排入水中,造成鱼类死亡,或者慢性死亡。可喜的是,如今长江沿岸的水污染已经在慢慢改善。

滥捕滥捞的严重,鳤鱼食物的减少,以及水体污染,是造成鳤鱼减少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鳤鱼,刀鱼、鲥鱼等鱼类密度也在降低,特别是鲥鱼至今野生种群也没有恢复。

3、鳤鱼种群能恢复吗?

那么鳤鱼的种群能恢复吗?如今可以明确的说:“能”,因为长江十年禁渔,随着长江禁渔,不仅仅是鳤鱼,各种鱼类都引来一个恢复期,原因有3点。

一是十年禁渔,10年的保护期可为鳤鱼提供2~3代的繁殖机会,因为鳤鱼的成熟期为3-5年,当年生鳤鱼在3-5年冬龄后,即可产卵,10年内可繁殖2-3代,10年后无论是成年鳤鱼还是幼年鳤鱼并存,利于种群恢复。

二是鳤鱼的繁殖能力强,鳤鱼的繁殖能力很强,怀卵量大,利于种群的恢复,一旦捕捞量减少,这种鱼类的密度就会大幅度增加。满足鳤鱼产卵唯一的要求是,在繁殖期内需要流水的环境,不过这不需要担心,即使有水坝的阻挡,长江下游地区水体也是流动的,不用担心鳤鱼无法繁殖。

三鳤鱼并没有灭绝,只是密度太小,随着十年禁渔,它们的密度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多。当种群足够多的时候,它们就会在群体之间完成基因转换,也就是优胜略汰,持续输出优质后代。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持续,滥捕滥捞的减少,鳤鱼这种繁殖能力强的鱼类,它们的种群在慢慢恢复,当密度达到的时候,群体之间就会完成基因转换,所以鳤鱼的种群肯定会慢慢恢复。

最后:十年禁渔,是鱼类回归的阳光之路,随着滥捕滥捞的减少,鱼类的种群在慢慢恢复,对于鳤鱼来说。随着捕捞量减少,它们也不用担心被抓捕,也不用担心食物的短缺,它们的密度肯定会越来越大。

希望十年后,长江内不仅仅是鳤鱼密度增加,中华鲟、长江鲟等,这些鱼类也能无忧无虑的生长,希望十年后长江内鱼虾成群,水鸟嬉戏的景色在现。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